
“扛厕所”已经成为不少老上海人奴隶中的记忆,也是上海旧改中的一块“硬骨头”。 2022年7月,经过连续30年的努力,上海将完成多地旧建筑二层改造任务,解决多地集中“搬厕所”问题。紧接着,上海打响“两旧一村”攻坚战,持续攻克“拎厕所”难题。拆迁改造、室内改造、家居改造……除了传统的拆迁模式,上海正在因地制宜实践探索多种城市更新解决方案,让曾经“带上厕所”的居民加速获得新生活,以“绣花技艺”推动人文城市建设。直至今年9月,上海“厕改厕”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推动生活质量和城市品质迈上新台阶。近年来,山东省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改善人民生活条件。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多方协调等方式,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旧房更新”工程,有效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危房修复一直是城市更新的痛点和难点。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路68号院的改造就是解决这一民生问题的。四川南充在老旧住区改造中创新推行“城市更新指挥部+专班”模式,聚焦民生问题,办实事为民生。 “用人挤楼”方式把干部送到一线,解决坐标等问题建设和物资运输到场,推动管网改造和环境更新,使一批老旧小区实现“逆增长”。安徽省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对老旧小区、街区、城中村等进行改造升级,弥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完善服务配套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统筹:李杰、王健、李佳琳 编舞:吴浩 配音:王帅龙 包装:夏勇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像部制作
编辑:舒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