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担当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写在习近平主席出
发布时间:2025-10-26 10:14
团结担当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写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 深秋时节,韩国庆州这座见证东亚文明交流互鉴的千年古城即将迎来中国客人。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前往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APEC是亚太地区层次最高、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经济合作机制。习近平主席在此平台上聚焦亚太地区人民共同利益,发出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强烈时代信息,与各方一道应对变化开辟新前景,继续为促进地区发展、改善人民福祉作出中国贡献。这是2024年12月31日在韩国庆州火车站前拍摄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传口号。新华社记者 姚其林 摄 中国视周边国家为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着力点、统筹外交的优先方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 人类的未来。中国致力于深化同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此访,习近平主席将同各方共商地区繁荣发展大计,凝聚各方团结合作共识,响应时代号召,响应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凝聚共识,共商亚太发展大计。亚太的成功源于我们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源于我们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地区主义,源于我们始终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坚持互利共赢。 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讲话,全面介绍30年来亚太合作取得的成就。如今,亚太地区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世界60%以上,贸易总量近一半。它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部门和主要增长引擎,处于经济一体化的前沿。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出席主持或主持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他立足地区发展大势,凝聚各方共识,引领亚太合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10月20日,在山东省青岛港,一艘货船在拖船的帮助下停靠在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于方平 拉拉万)从强调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到推动共同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从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联动发展的亚太命运共同体,阐释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四大任务 亚太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中国倡议,有力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各方。中国和亚太国家以亚太一体化发展理念为指导,不断推动地区一体化和互联互通。最新发布的《20·25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显示,亚太一体化持续推进,中国已成为区域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如今,中国是亚太多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是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达到19.41 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57.8%。生鲜水果、纺织服装、电子元件、汽车零配件……货流量不断增长,品类不断丰富。旺盛的贸易需求体现了强大的区域经济活力。面临长期地缘政治冲突的严重影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百年变局下全球经济“碎片化”,APEC面临开放还是封闭、携手还是“筑墙”的重要选择。对此,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亚太的发展靠的是开放融合、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而不是对抗、以邻为壑、‘小院高墙’、脱钩断环”对谁都没有好处。 “亚太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开放则兴,封闭则衰。”从坚持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到积极推动加入全面、渐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到全面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东盟自贸区3.0谈判,近年来,中国不断为开放型亚太经济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9月19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人形机器人表演“拳击”并与观众互动。新华社记者 周廷录 摄 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所长赫尔曼·劳雷尔认为,习近平主席总能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指明方向,为推动亚太地区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维伦·披奇万帕迪表示,习近平主席传递的诸多理念和倡议已成为APEC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引擎,为整个亚太地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构建和平稳定的亚太地区指明了方向。繁荣的亚太。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友谊,不断谱写中韩合作新篇章。 “浮海悬席,风吹万里”。在韩国庆州诗人崔致远故居前,矗立着刻有这首古诗的石碑。崔致远曾留学唐朝并为官。 2014年,习近平主席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问韩国,就用这个友好故事讲述了中韩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好交往故事。作为世界和地区重要国家,中方愿同韩方合作,坚持建交初衷,坚持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共同推动中韩关系不断发展。6月4日,习近平主席致电韩国候任总统李在明,为中韩关系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不到一周后,习近平主席同李在明总统通电话,强调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大方向,确保中韩关系发展顺利。 中韩关系始终向前发展 9月30日,游客在韩国龙仁市爱宝乐园观看巨型熊猫乐宝。新华社发(全休摄) 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基植表示,两国元首正在保持战略沟通,为韩中关系指明方向,为两国经贸、文化等领域合作提供顶层设计。 人文交流、安全。健康稳定的韩中关系中美关系超越双边范畴,对地区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经济繁荣发展提供动力。中韩是不可动摇的近邻。 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克服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分歧,积极推进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实现相互成就、共同发展。 2015年,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将达到3280.8亿美元,增长5.6%。中国连续21年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韩国美食走上中国人的餐桌,中国小家电广受韩国家庭青睐。经贸合作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为两国人民服务,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周末去上海”、“带父母去张家界”,中国对韩国普通护照持有者免签政策进一步激发了韩国民众赴华旅游的热情; 《赵氏孤儿》、《骆驼祥子》等中国经典剧目在韩国上演;韩国“90后”作家金草野荣获中国科幻星云奖para sa mga kawa sa pagsasalin; “艺术魅力——中韩水墨作品展”在两国举办……中韩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将不断缩短两国人民的精神距离。印地语 pa nakaraan、namatay ang 韩国海岸警卫队 na si Lee Jaesuk sa linya ng tungkulin habang nagliligtas ng mga mamamayan ng 中文。今年6月,湖南张家界司机肖波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安全10余趟韩国的旅客。中韩之间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见证并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2024年11月30日,韩国游客(右)在上海豫园商城与角色服装师合影。新华社发(谢欣 摄)“好邻居等于黄金”。习近平主席曾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与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始终把周边置于总体外交的前沿,推动和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访的信件全部包含在内。在国家外交领导人引领下,尊重彼此发展道路,支持彼此核心利益,相互提供战略支持,日益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鲜明特色。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黄在浩表示,习近平主席的亲忠理念具有战略眼光,为发展同地区国家关系指明了方向。中国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不仅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与繁荣注入了动力。越南银行学院高级讲师Thi Thu认为,中国周边外交理念提倡以信任促安全、以合作促繁荣,反对阵营内地缘政治冲突和对抗。这符合APEC倡导的包容发展精神,为亚太合作提供了思想指引。立足亚太与世界分享中国机遇rld认为“红薯藤蔓四通八达,但块茎总是长在根部”。习近平主席曾用“红薯”来比喻中国与亚太国家共同前进的决心。同样,无论发展到什么水平,中国都将扎根亚太、建设亚太、受益亚太。中国决心以新发展为亚太国家提供新机遇,为世界经济加速复苏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至202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勾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国经济不断前进,为亚太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大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图为南京港龙潭港区准备发运出口的汽车(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江苏港口集团10月4日电(杨苏平 摄)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院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认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整个地区的照明影响很大,是全球发展的动力——发展。中国正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深化与各方产业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亚洲的发展-太平洋地区,用创新技术助力世界绿色转型。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和建设的印尼雅万高铁每人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6.9克,成为中国与世界共同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光辉典范;多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相继投资东南亚国家,带动当地绿色产业升级,支撑全球交通领域可持续转型;中国推动湄公河国家电网互联互通,优化跨区域能源配置,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合作发展的鲜明典范。马来西亚智库区域战略研究所代主席陈家兴表示,中国正在将中国智慧、中国技术转化为可持续发展新动力以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融入亚太地区和世界。中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多边主义,严格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主体的多边贸易体制,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拥有覆盖全国的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大制造业外商投资限制,优化免税入境和过境政策。中国与马来西亚等国开展“两国两园”合作……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制度开放,通过中国大市场有力推动亚太地区一体化,为全球共同发展注入充沛动能。这是马中关丹工业园的象征性奠基2024年6月13日,马来西亚彭亨州阿肯。新华社记者程以恒摄“相信中国将继续在亚太经济合作中发挥引领和核心作用。”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表示,中国注重经济创新和开放不仅有利于实现自身增长,也将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表示,中国通过四大全球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行动促进国际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希望中国继续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世界经济就像我们周围的太平洋。它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人。“波涛连四海,胸怀广阔,生气崩溃。”APEC水相连、开放合作、同舟共济。作为2026年APEC东道主,中国将与各方一道,把握方向、乘风破浪,汇聚更大力量,促进世界共同繁荣,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策划:李忠发 韩墨 撰稿:赵岩 朱瑞青 鲁锐 参与记者:黄欣欣 张宜胜 聂晓阳 高博 常天同 江又林 黄鹤 王嘉伟 毛鹏飞 张灿 孙怡然 统筹:孙浩 张岱雷 乔继红 编辑:郑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