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
发布时间:2025-11-20 10:32
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肺部疾病,很多人很自然地将其与COPD划等号。然而,这种共识存在偏差。它们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如何正确识别?相似的“表兄弟”,不同的“身份”,我们可以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比喻为血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但又各有特点。慢性支气管炎:呼吸道的慢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您可能认为我们的呼吸道(气管、支气管)长期受到烟草、烟雾、有害粉尘、污染空气、病毒、细菌或寒冷天气等不利因素的刺激。与反复损伤的皮肤一样,会出现炎症反应,如粘膜充血、水肿、大面积出血等。e 粘液分泌增加。这会导致管道粘连和通风不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痰多、喘息,尤其是患者早晨咳嗽明显,咳出白色泡沫痰或脓痰。症状每年持续至少 3 个月,持续时间超过 2 年。它更侧重于描述气道炎症和分泌物过多的临床状态。肺气肿:肺泡中的“小气球”过度膨胀。肺气肿主要发生在肺的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中。我们的肺部由数亿个肺泡组成,每个肺泡就像一个小气球,通过极细的支气管(细支气管)与外界沟通。整体结构就像一串葡萄。当烟草等有害物质损害细支气管,导致其管腔变窄并失去弹性时,就会出现问题:吸入时,气道会扩张,空气仍然可以进入,但呼气时,气道塌陷,空气很难排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气体被困在肺泡“小气球”中,导致它们过度膨胀、膨胀,甚至破裂融合,形成肺气肿。它就像一个失去弹性的气球。吹完后很难将空气完全排空。从而导致肺部气体交换效率大大降低,导致机体缺氧。患有肺气肿的人在进行剧烈体力活动后,早期可能会感到呼吸急促,但随着病情进展,他们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 COPD:功能限制的“最终结果”。 COPD,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不完全可逆、逐渐发展的疾病。气流受限是该疾病的一个关键词,这意味着空气进出肺部的通道被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病通常是由于大量接触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导致气道和肺泡异常所致。许多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同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和肺气肿(呼吸困难)的症状。然而,并非所有被诊断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人都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只有当肺功能检查证实持续气流受限(即使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肺功能指标仍无法恢复正常)时,才能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如果仅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影像学表现提示肺气肿,但肺功能正常,则不能诊断为COPD。 “金标准”肺功能测试对于诊断至关重要。为什么肺功能测试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客观、定量地评估气道阻塞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COPD的诊断主要取决于一项主要指标:用力呼气比率第一秒的 y 容量与用力肺活量 (FEV1/FVC)。如果尽管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该比率仍低于 70%,则表明气流持续受限,这是诊断 COPD 的“金标准”。然而,公众甚至部分中医师对肺功能检查重视不够,导致大量COPD患者长期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而没有对肺功能进行规范评估,从而错过了COPD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的最佳时机。这也直接导致了慢阻肺虽然危害很大,但却长期被大众忽视的局面。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沉默的杀手”,其严重程度尚未得到衡量,并不一定是一种疾病。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它已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齐名的常见慢性病。尽管如此,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公众仍“不了解、不看病、不治疗”的“三不”现象。他们常将反复咳嗽、气短归咎于“年老”或“吸烟”,以及缺乏主动筛查的意识。肺功能检测的低可用性进一步延长了诊断延误。许多患者常常等到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和活动能力显着下降时才寻求治疗。此后,肺功能严重受损,治疗难度加大,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COPD是密切相关但又不相同的疾病概念。 COPD可包括陈旧性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病理改变,但两者不一定都是COPD。诊断 COPD 的决定性依据是肺功能测试显示的持续气流受限。流式细胞仪面对隐藏且高发的“呼吸杀手”,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摒弃“陈旧慢性支气管炎等同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误区,充分认识肺功能检查在早期诊断中的关键作用,保护我们重要的呼吸系统健康。来源:《公共卫生》杂志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史明辉 李伟 国家健康科学专家组成员 编辑:舒梦清